
期刊简介
主管单位: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主办单位: 中国药科大学
出版部门: 《药学进展杂志》编辑部
国际刊号: ISSN 1001-5094
国内刊号: CN 32-1109/R
邮发代号: 28-112
出版周期 月刊
创刊时间 1959
出版地区 江苏
出版地区 江苏
订购价格 580.00
杂志荣誉 曾获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信息二等奖1次;三等奖2次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投稿邮箱:
投稿邮件标题格式:《药学进展杂志》投稿+作者名字+文章标题,以避免进入邮箱回收站
1投稿受理与注意事项
1.1 来稿文责自负,作者应在投稿前对论文语言进行润色。投稿步骤:1)作者登录http://www.cpupps.cn,点击“作者登录”,注册用户名,填写作者信息并上传电子版稿件;2)寄送稿件的打印件(A4纸单面打印,正文字号不小于五号,一式两份),并附作者单位介绍信,声明文章内容不涉密且未一稿多投,作者署名及排名顺序无争议;3)将稿件审理费(每篇50元)邮汇至本刊编辑部,附言栏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及论文题目。
1.2 来稿须注明通讯作者(课题负责人),用上标“*”标注在作者署名后,并在首页脚注处注明其职称、职务或学术团体职务,以及研究方向、办公室固定电话、传真、E-mail;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在首页脚注处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,并提供相关证明的复印件。例:
[项目资助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No.21302225)
1.3 作者接到本刊回执,则表示来稿已进入审稿程序。审稿程序包括:编辑部初审→专家审稿→稿件退修→专家和编辑部复审→定稿及录用。重大创新性论文可在最近一期发表,国家重大项目基金论文、国际合作论文可快通道评审,尽快发表。
1.4 需作修改的稿件,请按退修通知的要求逐项修改并加以说明。退修时间若超过60天,则按新稿处理。
1.5 来稿采用与否均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。依照《著作权法》有关规定,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,可进行文字上的修改或删节,涉及内容的重大修改征得作者同意。文稿刊用前,编辑部与作者签署论文出版合同。
1.6 如作者3个月内未收到关于稿件处理情况的通知,则文稿仍在审阅中,作者欲改投他刊,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。
1.7 来稿在刊物上正式刊出后即付作者稿酬并赠刊2册。刊出文稿将提供给相关文摘及全文检索系统,不另付作者稿酬。如作者不同意提供,请在投稿时声明,否则视为同意。
2 文稿要求
2.1 文题 文题应简明、具体、确切,概括文章的要旨。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。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、字符、代号及结构式和公式。中英文题名应相互对应。
2.2 作者 署名不宜过多(一般不超过4人), 仅限在选定课题、制定研究方案、具体研究工作和撰写文稿等方面作出主要贡献,并能对文稿内容负责、能解答文中问题者。为本文提供帮助的其他人可写在致谢项 下。标明作者的工作单位,包括单位全称(应写至二级单位)、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。需提供作者名的汉语拼音(姓氏拼音字母全部采用大写,名字首字母大写) 和作者单位的英译名称。
2.3 摘要(Abstract) 综述类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应根据文中内容提炼,字数在100~300字以内。研究论文的中、英文摘要一般要求采用结构式摘要。明确列出四个要素,即“目的”(Objective):研究目的和涉及范围;“方法”(Methods):所用的原理、条件、材料、工艺、手段等;“结果”(Results):实验、研究的结果和数据等;“结论”(Conclusion):结果分析、研究、比较、评价。其中,“方法”和“结果”部分的内容应较为详细,应尽可能标示出实验的主要步骤和具体数据。中英文摘要应相互对应。中文摘要字数在300字左右,英文摘要字数可适当增加。
2.4 关键词(Key words) 一般3~8个,多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,中英文关键词应相互对应。
2.5 引言 概述课题的理论依据、研究思路、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背景,明确指出本文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。一般不超过300字。
2.6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应说明来源、品种和批号,药品、试剂应说明来源、规格和批号,仪器应说明来源和型号。
2.7 方法 尽可能简单明了,但应便于他人重复实验。一般方法可引文献,有改进的应突出改进之处,创新的方法应详述。
2.8 讨论 重点叙述新发现及本文的结果与观点。应交代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及实验条件对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。
2.9 标题 正文中标题层次应尽量减少,一般不超过3级。
2.10 图表和化学结构式 文中图表和化学结构式均应按出现先后标示序号,并需用中、英文双语标示图题和表题。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,尽可能不用图表。同一数据不要同时用图和表表示。表采用“三线式”,不用斜线和竖线。图中坐标的量和单位符号标于坐标轴外侧。照片要清晰。化学结构式最好能采用ISIS Draw软件绘制,结构式中元素符号字母请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man字体。
2.11 数字 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,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。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不应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,且同一实验采集的数据有效位数应相同。平均数应写出标准差(x±s)。百分数范围例如“20%~30%”不能写成“20~30%”。
2.12 时间 请勿使用“今年”、“明年”、“上周”等模糊概念表示时间,年份应写全4位阿拉伯数字,如“1999年”不得写作“99年”。
2.13 单位和量 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,如浓度单位为“mol·L-1”,质量单位为“kg”,磁场强度单位用“A·m-1”等。量的符号一律采用斜体,表达量值时,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,用正体。图表中用符号表示数值的量和单位时,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,如t/min,c/(mol·L-1)。
2.14 部分英文字母的特殊格式 注意文中英文字母的大、小写,正、斜体,上、下角标。在公式或文字中,下列外文字母须用斜体。
1)统计学符号,如:样本均数(x),样本量(n),标准差(s),t检验;
2)量符号,如面积(A),质量(m),密度(ρ),电流(I);
3)化合物旋光性、构型、取代基位置等符号,如左旋(l),外消旋(dl);R和S构型;indoly-N-acetylglucosamanide;
4)函数变量,如f(x)。
2.15 代号和缩写 一般情况下,缩写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全称。某些情况下可直接使用国际代号和缩写,例如:“1秒”写为“1 s”,“2分钟”写为“2 min”,“3小时”写为“3 h”,“4天”写为“4 d”,“第4天”写为“d4”,“相对标准偏差”写为“RSD”,“静脉注射”写为“iv”,“肌肉注射”写为“im”,“腹腔注射”写为“ip”,“皮下注射”写为“sc”,“灌胃”写为“ig”,“口服”写为“po”,“每日1次”写为“qd”,“每日2次”写为“bid”,“每日3次”写为“tid”。
2.16 药名 药名应采用“国际非专用药名(通用名)”,并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药品通用名称》一书为准。缩写词或外文药名译成中文时应在第一次出现时标注其外文名全称。
2.17 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请依照国家标准(GB/T7714-2005)中的规则。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,请勿引用待发表和未公开发表的文献,勿转引文献或引用文摘。综述类文章数量应不少于25篇,且其中近3年内公开发表文章数量应占2/3以上。采用顺序编码制,在文内按论文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,如[1-2]、[3-5],标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。
为利于计算机处理和保证数据库准确检索与统计,须用文献类型标识标注参考文献的类型。
常见标识:专著[M],期刊[J],学位论文[D],会议[C],标准[S],专利[P],联机网络[OL],标于文题后。